close

怕小豐和小毛太無聊所以很多景點都停一下就走了,這一次來到雄鎮北門
因為基本上只有一個門,如果有2個或3個的話,那我們可能會停的更久,呵呵~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基本上好像只有照了3~4張,真的是很可惜~小毛照起來整個好龐大

RIMG0191

以下引用自維基百科

雄鎮北門是一位於台灣高雄市的城門古蹟。最初建於明鄭時期,清治時期繼續修築,城牆為三合土及紅磚砌成,是旗后的鎮北門戶,扼控海疆險要,位於哨船頭西子灣中山大學的馬路邊小山丘上,是高雄市發祥地旗後的鎮北門戶,也是清代從旗后鳳山舊城的交通要衝,目前大砲今已不存,只剩弧型砲座,是打狗港區僅存的唯一明鄭時期城門,被台灣列為三級古蹟。

歷史沿革

明鄭時期

雄鎮北門據說為鄭經在於永曆卅五年(1681年)建於哨船頭信號山麓築城門,門洞高一丈二尺(約3公尺84公分),寬二丈二尺(約7公尺24公分),厚四尺(約1公尺68公分)。最初記載見於澎湖台灣紀略(1685年),其中曾提到「打狗山寇置砲於此」。

清治時期

鳳山縣誌(1720年)曾描述雄鎮北門已有打鼓汛,砲臺一座、煙墩一座及望高樓一座。而在重修鳳山縣誌(1764年)也提到:打鼓港汛,砲臺一座、煙墩三座、望高樓一座。但自1683年清治時期開始至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約二百年的期間裡,清廷並未對雄鎮北門砲臺有較積極的治理經營,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牡丹社事件之後才有轉變。

牡丹社事件

主條目:牡丹社事件

同治十三年(1874年)日軍以琉球漂流難民事件為藉口登陸恆春,即「牡丹社事件」,於是清廷命沈葆楨來台辦理海防事務。光緒元年(1875年),沈葆楨派淮軍提督唐定奎和副將王福祿督造,並聘法國技師設計(另一說為英籍技師),同時打造雄鎮北門砲臺、旗後砲臺以扼守打狗港,於光緒二年(1876年)年完工。[1]

完工後的打狗港區共有雄鎮北門和威震天南兩砲台,共同扼守打狗港。不過在光緒三年(1877年)初,福建巡撫丁日昌來台後卻發現,此處空有砲臺卻無砲可用。光緒廿年(1894年),雄鎮北門砲臺增置兩門4.5噸重的阿姆斯壯大砲(砲管口徑6吋)。

日治時期

光緒二十一年(1894年甲午戰爭之後,臺灣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。次年(1895年)八月,日軍多艘戰艦逼近打狗港海外,守軍與之發生激烈砲戰,日艦放下汽艇欲從雄鎮北門砲臺附近之岸邊登陸,但誤觸地雷爆炸。之後日軍突破臺灣守軍防線,打狗港三處砲臺遂陷落。

日治時期之後,大砲亦被移走,只剩弧形砲座、砲臺城門及牆垣。而營舍則被充為港口信號管制所,砲臺內則作為辦公房舍。[2]

中華民國政府時期

雄鎮北門在1981年因城門斷裂,當時的高雄市政府以水泥重製,因不符合中華民國古蹟維修法,於是被從一級古蹟被降為三級古蹟。

雄鎮北門砲台

打狗地區共有三座砲臺,即雄鎮北門、威震天南及大坪頂砲臺,依地形分別為低、中、高三種高度,在射程上也分有近程、中程、遠程三種距離。

雄鎮北門砲臺周共八里,並有大砲兩尊,屬高度最低的近程砲臺,為配合地形高低起伏,四周圍牆以三合土與海邊咾咕石疊 成,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砲臺。砲台城門則是以紅磚砌成的中國式城門,城門上有五個雉堞,雉堞上有窺孔,可容數人站立。城門門楣上書有「雄鎮北門」。而兵舍 則採地下化,入口斜坡兩側地下設有營房8間與儲藏室。砲臺四周的厚牆以三合土與海邊的石疊成,形狀頗不規則,為配合地形高低起伏,砲座前的牆垣使用版築法,外表上尚可見到一層一層的痕跡。


RIMG0190

那個雄字什麼時候給他補一補呀都快看不見了~

RIMG0195

這邊好像只有留了十分鐘不到

RIMG0194

不過其實小豐和小毛很辛苦,因為我們一個景點停的時間都不是很久~所以車子一直又停又騎的
小毛整個人都很累,呵~青年人怎麼可以輸我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ch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